欢迎访问信息公示平台!  
   首 页 | 东方文明 | 企事业 | 精神文明 | 政策法规 | 城市文明 | 文明之窗 | 文明建设|
  请输入:
 
首页/新闻

高校如何因人施教?——中南大学人才培养改革启示

2008/8/5 10:03:21 来源: 新华网 发布人:
 

高校如何实现因人施教?——中南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启示

    新华网长沙6月27日电(记者 陈黎明)大学生缺乏创新、创意、教师重科研轻教学、教学质量不高……大学教育暴露出来的问题早已引发诸多质疑。中南大学正在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招生环节开始破除“分数至上”的单一评价机制;打破本科专业之间、院系之间的“藩篱”,使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专业、课程、老师。

    这场意在“将学习自主权”还给学生、因人施教的教学改革,被认为是对高校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、怎样培养人才的新探索,也是对扩招后国内高校普遍出现的“粗放型”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。

    多元招生改革能否倒推素质教育发展?

    “社会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呼声很高,但培养创新型人才,不能从大学才开始。”中南大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陈启元坦言,与在高考中取得高学分的考生相比,学校更期望能招选一些综合素质好、有个性、有灵气的学生。有了符合学校特色的“材”,才能更好地实现“因材施教”。

    中南大学力图将教学改革“关口”前延至招生环节。在教育部的支持下,学校自2007年开始推行综合评价录取试点。湖南省内考生在参加完高考后,达到当地一本投档线的学生,可报名参加由中南大学组织的面试,面试成绩和高考成绩共同决定是否被录取。其中面试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,内容分为道德素质、科学素质、心理素质、审美素质、人文素质、社交能力、创新能力、语言能力、个性特长、公民素质等十个方面。参与面试的专家都是学校的资深教授,面试选用开放式的题目,没有标准答案,注重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,使学生的知识、能力、素质都能在面试中得以真实展现。

    学校招生办公室主任付刚华认为,长期以来分数至上的单一尺度评价标准,使学生的专长、兴趣和职业倾向被高考压抑了。学校对去年通过综合评价录取试点招收的147名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,79.5%的学生认为综合评价录取方式比较好,75.27%的学生认为综合评价录取考核内容科学,80.85%的学生认为综合评价录取试点应进一步推广。

    中南大学副校长陈启元说,综合评价录取试点是在遵循社会对公平需求的基础上,增加了对学生知识、能力、素质等多方面的评价标准。“当多元化的评价标准、选拔机制达到一定规模,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会自觉去重新审视:该怎样更好地培养学生?”他说。

    兴趣让位于考分能否真正激发学习热情?

    中南大学的这次教学改革力图把学生推为“主角”。2008年起,学校原有的78个专业被整合为33个“专业大类”招生,基本上是一个院系一个“专业大类”。学生入学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选课程,1年后自主重新选择专业,约20%的优秀学生还可跨越院系重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。

    学校信息学院副院长施荣华介绍,学院共7个专业,今年高招按同一个“专业大类”招生。新生入学一年后分到两个专业方向,大三再细分为7个专业。选择什么样的专业,是学生自己说了算。

    陈启元主管教学工作十余年。“学之不如好之,好之不如喜之。学生们有了很强的求知欲才能够主动去学习。”他说,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。

    为引导学生真正选好适合自己的专业,学校专门开设由各专业领域内的权威教授主讲的“专业导论”课程,给本科生配备“学业成长导师”,由博士、副教授以上担当,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特长和兴趣确定个性化培养方案,提供建议和指导。

    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席柳江接受采访时说,当前的高考体制,学生往往并不了解专业实际情况,甚至于也并不完全了解自己,就填报专业,自身专长、兴趣与所选专业往往阴差阳错。而打破高考考分对学生兴趣、发展方向的约束,好处显而易见。

    记者近日走访长沙几场高考咨询会时发现,参加咨询会的“主角”大多是学生家长。家长陈佩定承认孩子读什么专业,主要还是听家长的。他说,以自己的阅历,尚且并不明白很多专业的内涵,何况孩子?据中南大学教务处统计,此前每年中南大学都有百余名学生因对高考时填报的专业不感兴趣,提出退学申请。

    “适合的才是最好的。”中南大学教务处主任刘义伦说,到了大学校园,学生们在学校、老师的引导下,功利性需求逐渐转变成自身成长需求,会逐渐消除对所谓“冷门专业”“热门专业”的偏见。

  自主选课制能否促进高校课堂质量提升?

    今年开始,中南大学的本科生选修课程从原来不高于25%调整到不低于35%。学生在“学业成长导师”指导下自主跨专业、跨院系选修课程,修课时间和每学期修课多少主要都由学生自己决定,但本科4年期间必须修满规定学分。

    让学生自主选修课程,给了学生自己更大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氛围。学校提供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,在校学生中,约80%的人认为自主选课制是一项有益改革。

    陈启元说:“让学生自主、自学,是培养创新能力的第一步。长期以来国内高等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教学,强调传授知识的完整、系统、连贯,这确实重要。而另一方面,由于过于强调完整、系统、连贯地学习知识,很多学生本科毕业都来不及学到最前沿的课程。”

    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选修课程,还增加了一个对教师授课水平的自然评价准则。刘义伦说,即便是必修课程,也可能同时有不同的老师开讲。谁讲的课好,去听讲的学生自然就多,照本宣科、干巴巴式的教学模式不会再受欢迎。

    青年教师彭志钢所在的化工学院早几年就放宽了选课范围。“担心自己的课堂遇冷,教师压力很大。小到为学生们选用什么样的教材,大到课堂内涵,确实都需要更精心地准备。”

    近年来,“重科研、轻教学”的高校考评体制,使高校教师更看重科研经费、科研项目、科研奖励,一些学校教学质量下滑,讲台上很少能见到“名师”身影。湖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夏智伦认为,学生自主选课制如同市场选择机制,能促进高校教师自觉提升教学质量和传授知识的水平,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还需要进一步改革现行的考评机制。

 

 

 
  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关于东方 | 联系我们 | 广告赞助 | 版权声明 | 网站地图 | 帮助中心 | 友情链接 | 合作伙伴